当妈后,她和孩子一起从零开始学德语——收获比想象中更多

五个月的德语课程,每周六早上 9:30 准时开课。转眼间,课程就结束了。回头看,我竟开始佩服自己——五个月来,没有一次迟到,没有一次缺席,就算加班到深夜或凌晨五点起床,我也要把本周的课程准备好!支撑我坚持下来的,是对学员的承诺,也是学员们满满的期待。

课程结束后,我原本只是想收集一些真实反馈,看看不足之处,方便改进。没想到,一位学员却花了整整一个周末,为我写下了一份全面、真挚的学习总结。这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:半年前那个看似偶然的决定,原来能在别人的生命里,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。

教育的意义,也许正是如此——用一束光,去点亮另一束光;用一个生命,唤醒另一个生命。

以下附上学员的原文总结:

作为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的妈妈,我也曾经历过孩子刚接触英语时不感兴趣、缺乏动力的焦虑期。

回想我自己小时候,其实学英语的动力来自外公。他总是陪着我一起学、一起说英语,还会跟我比赛谁背单词更快。那种轻松、有趣的互动,让我觉得学英语是一件很好玩的事,也悄悄激发了我自主学习的动力。于是我也想用类似的方式,唤醒孩子学语言的兴趣。

恰好有一天,我在朋友圈看到“China-DACH日常德语”正在招收学员。那一刻我想:为什么不和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重新学一门语言呢?这样既能平等地和他分享学习的乐趣,也能让他看到——妈妈也在从零开始努力学习。于是,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!事实证明,这个决定太值了!!!

主讲刘老师旅居海外多年,既有丰富的语言学习经验,又有非常创新的教学方法。她打破了“死记硬背单词”的老套路,把重点放在“开口说”上。每节课她都会耐心鼓励大家大胆表达,在她的带动下,连在旁边“偷听”的孩子都能时不时蹦出几句日常德语。

德语比英语复杂得多,但刘老师有自己独特的“逻辑拆解法”。作为理工科出身的她,总能用清晰的思维导图,把复杂的语法讲得简单易懂,大大降低了学习门槛。

更让我感动的是,她不仅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,更是一位充满情怀的学者。发现大家对某些知识点掌握不牢,她会主动加课、安排练习;课堂上,她还会穿插一些自己和家人的趣事,把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,让学习不再枯燥。

这五个月的学习,让我重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,也让我和孩子有了更多关于“语言”的共同话题。更惊喜的是,孩子在耳濡目染中,也开始主动学英语了。

如果你也想重新找回学习语言的乐趣,或者想让孩子看到“父母也在学习”的榜样力量,那么“China-DACH日常德语”真的很值得尝试!刘老师的课不仅让人学会德语,更让人重新爱上学习。❤️